2020年疫情来势汹汹,为了应对疫情,我们单位做了许多工作,其中我做的事情一是在院外发热监测点设卡测体温,二是在院内宣传科宣传疫情相关情况,以及院内的应对措施等,对比起一线工作者,我的工作微不足道,对此次疫情感触良多,主要如下:
1.青年偶像英雄观需要改变。此次疫情中力挽狂澜的是一线医务工作者,最美逆行者们的故事让人落泪,他们展示了无私奉献、甘于付出、不辞辛劳的精神,他们的义无反顾是时代真正的英雄!他们是真正对于社会有价值的人,为疫情战役做出了重大贡献。而目前,有部分青年盲目追星,过分崇拜明星,部分青少年价值观混乱,树立的错误英雄观,而社会真正需要崇拜的英雄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,希望社会能够引导青少年能够尊重医生、敬爱警察,科学家、教师等时代真正英雄。
2.经济的稳定性很重要。在这次疫情中,看到了许多餐饮业从业者失业,打零工者没有活干,外出务工者失去收入来源,生计难以维持。而这些人需要钱来供孩子读书,给病重的家人看病,遭遇疫情,可以用屋漏偏遭连夜雨来形容。也恰巧这部分人应对风险能力最差,受疫情影响,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家里经济条件更差。这部分人的经历不禁让我想到存钱的重要性,如果没有存款,没有收入来源,面对经济危机,毫无还手之力。所以等疫情结束后,要想办法赚钱,努力多存钱,减少不必要的开支。
3.不听信谣言,保留理性思考。这次疫情出现了太多的谣言,从各类新闻源源不断的辟谣看来,网上信息五花八门,应接不暇,普通群众难以判断真伪。尤其是抢“双黄连”事件,群众蜂拥而上,纷纷抢购,表现了群众对于权威的信服,对于理想思考的缺失。在面对网络各方面信息时,要增强鉴别能力,多想“是什么?”“为什么?”“怎么做?”这三个问题,不做谣言的传播者,做有理性的网络时代人。
对比起疫区人民,我觉得的身体健康的我们是幸运的,但是这次疫情反映了太多事情,我在思考要如何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,要怎么做才能让人生更有意义。在疫情中逃过此难,要对英雄怀着敬畏之心,更加努力珍惜现有生活,认真的活下去,过好自己的每一天,因为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。
2020年疫情给我最大的思考,就是有太长时间,我们远离了一切和灾难有关系的事,经济繁荣,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了,由此我们对风险变得麻木不仁,没有警觉意识,没有防范意识,就像《三体》描述的那样,最终付出了很大的代价。
疫情给我带来最大的思考就是,如今这个社会,有钱的真有钱,没钱的真的没钱!
经过疫情再家里的这段时间,刚开始的前10几天,严谨外出,大街上不准有人聚众,都在家隔离
那时候再感叹,终于穷富不分了,所有人的劲都往一起使,那就是活着
为什么说穷富不分了? 因为当时的情况是,你有钱也买不了吃的,所有商铺都不开门,更不要提没钱了。
当时就想人这一生,或许安安静静的在老家种个田,养个鸡自个自足,真的挺好的,只要平安就好!
接下来的10几天里,生活不一样了!
村里有零星的小菜贩出现了,买的菜不能说高于以往的价格,但是很明显还是高了一点点!
可是由于一个带着孩子的妇女出现,这原本就不怎么兴旺的零星菜贩,霎时躁动了起来!
带着孩子的妇女也是位菜贩,推着装有一后兜菜花的三轮车!也是由于孩子睡着了,她一手抱着孩子,一手推着三轮车,显得很吃力。
这时候你们可能要问我,不让出门我是怎么看到这个场面的,嗯 忘了告诉大家了,我老家农村住的商业街,不要羡慕呦!哈哈
农村的商业街就是两条有小店的地方
这妇女一停就看到有人过去询问,1块5一斤,要知道周围200米以外的摊主可是3块一斤。♀️
不多时就有人过去买了,一兜菜花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买光了!
都是从农场进的菜,价格不一样,可见人心
没人发现的价格差的时候,可能会赚的多一些,但是一经发现就会失去信用。
知道里边的套路了,都知道砍价了,或者一问价格稍贵,直接不买了。
这两段10几天的对比,我个人总是回忆第一段的时光(注意:没有恶意 只是当时没有了尔虞我诈 没有其他意思)
职场几年一直忙于工作,挣钱 还是挣钱 很少停下来思考人生的意义。♀️但也没挣到赞住多少钱
疫情给我最大的思考就是,人生或许就该如纯净水般的去透彻的生活。
职场工作里适当的放松下,寻找生活的乐趣!还有骗人的买卖不长久,长久的买卖不骗人!
最后希望全国早日战胜疫情!国家安康了,我们才能更好的发现生活,感受生活!
大家好!这次疫情,给我最深刻的思考就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的,不能破坏它的次序,否则人类就要遭到大自然的报复。每天,待在家里看疫情的发展真时让人揪心,美丽的武汉,有多少人感染,头条上都有求救的,又有多少家庭,家破人亡,他们遭受着无妄之灾,做为一个农民,这些天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,为什么疫情会发生的大城市,而不是偏远的农村,大城市各方面的条件不是比农村要好的多,现在的社会节奏好快,鸡,鸭几十天就可以吃,猪也三个月就可以去笼,都是吃的饲粮,谁知道都添加了什么东西。现在什么都是进口,好多转基因的东西,我们农民产的稻谷反而不好买了,我去年种的几万斤,稻谷还没有卖,这就是好多人不种田的原因,马上要春耕生产,农资又要涨了,只有稻谷不涨。现在每天都在说,粮食的重要性,也真时到了未雨绸缪的时候了,千万别像口罩那样,沒口罩可以不岀门,没饭吃,那可是会天下大乱的,我还希望农村里有田地的朋友不要扎它们弄丢了,你不种可以租给别人种,因为有地才有根,没有了根你就再也回不去了,在有疫情和战争的时候农村是最好的避难所。最后我想和大家说,你如果是农村的,最好什么东西都自给自足,自己的东西吃着放心,谢谢大家的分享,个人观点,不喜勿喷,如果喜欢我的作品请点赞加关注,谢谢大家!
张爱玲在《小团圆》里一句话:在最坏的时候懂得吃,舍得穿,不会乱
这高度概括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。
对于我们,最坏的时候,可能就是当前疫情了吧。
朋友圈纷纷晒出了美食,各个都是烘焙、做饭的高手。
从中餐的炒菜到西餐的摆盘,从包子、饺子馄饨再到蛋挞、曲奇、戚风蛋糕......
看到的不仅是美食,更是一种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。
不过尽管这样的生活很好,我们还是希望疫情赶紧过去,一切恢复如常。
很多人也会纷纷互相询问,“如果疫情过去,一切恢复如常,你最最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?”
有人说:最想出去和朋友相聚。
有人说:最想去饭店大吃大喝一番。
有人说:最想出去旅游,都快憋疯了!
有人说:最想去商场购物,买买买!
......
不管疫情过后,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,我想每个人都会有点怀念这一段时间。
这段时间我们和父母相处了很久的时间,陪伴了子女很久的时间,也有了许多独处的时间
更多的考虑健康的饮食,健康的身体对于我们是弥足珍贵。
如果问我这次疫情最大的思考是什么?
那就是,
如何珍惜当下,不负时光!
2020年的疫情,让整个中国按下暂停键,除了一线的抗疫战士,几乎所有人都呆在家里,每个人的心态都经历了五个阶段:
1、担忧 2、无奈 3、平静 4、焦虑 5、思考,每个人职业不同,所带来的影响和思考不同,我主要来谈谈对企业经营带来的思考。
一、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
此次疫情的过程中,除了生活必需品外,几乎全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创,很多企业已经濒临破产。更让人担忧的情况应该是疫情过后,疫情中企业没有开工,所承担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,有现金流的企业就能活下来,疫情后复工初期,企业运营成本大幅度提升,而市场恢复大概需要3-4个月,在这个过程中又会有太多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。
面临这样的困境,企业应该深入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:
1、企业自身的极端环境生存能力,预设各种极端风险出现,日常运营应该融入哪些环节和出现后应该如何应对。
2、拓宽营业收入通道,打开平时看不上眼的营收通道,坚持发展线上业务,哪怕是略微亏损。
二、作为企业经营者的思考
此次疫情让企业经营者都宅在家里,很多经营者在疫情中选择等待,没有主动出击,而疫情过后,市场和团队就会带来从未有的压力,更重要的是并没有因此找到未来企业经营的风控方法。
总之,
面临这样的困境,经营者应该深入思考:
1、坚持每天学习,拓宽经营思路,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。可以深入思考下,如果疫情中坚持学习一个月,疫情后的自己一定会焕然一新。
2、保持现金流,一定要通过平时的点滴积累,储备一定的现金,因为经营者的家庭开支,大多高于普通家庭,同时企业遇到危机,也需要救命稻草。
总之,时刻保持危机意识,拓宽营收通道,才是企业持续经营之道!
如果公司突然通知被失业,我能靠什么维持生活?
除了正常工资,可以探索哪些可以有“睡后”收入的机会?
想不被“失业”,需要增加哪些技能和竞争力?
2020年的疫情是有些突然,但也体现出个人附着在企业上是有一定危险性和不安全感。
体现出个人的实力和竞争力,在这样的境况下,多重要!!!
在这个因为疫情而无限延长的寒假里,我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,看起来无所事事,课程也非常的少,也没有什么课业压力,其实内心一直在纠结大四到底是直接去实习还是选择考研。
这个选择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,毕竟下个学期要考研的人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了,我必须在开学之前决定自己的答案。这个寒假我想了很多,最终还是决定大四直接去找实习。因为在这个中文专业我找不到那种很踏实的感觉,那种对自己的未来很自信,生活目标很明确的感觉。
我觉得在这个专业学起来很没劲,因为老师教的都是文学史,美学,古文字之类,这些东西让我很迷茫,我到底要学它们做什么呢?我是喜欢看书,可是看书我就能养活自己吗?
大一大二的我看了很多的书,大三上学期又忙于教资考试和学年论文,听着周围的人都想考研,老师们也一力推荐我们去考研,说着考研的各种好,毕竟我们学校是个双非学校,毕业后可能找不到好工作,我便也想考研了。
大三上学期我找了历年考研英语的真题来做,还特地去参观武汉大学来为自己加油鼓劲,仿佛自己真的能考上名校的研究生,寒假的时候也带了专业课的书回来打算复习。可是在家里我完全不想复习,书看都没有看一页,如果寒假照常,我可能回校后就开始考研的复习了。
可是在这个因为疫情而延长的寒假,我想了很多,我到底喜欢什么呢?真的是继续学习这些我认为虚无缥缈的文学吗?我想考研,不过是因为怕自己找不到好的工作,却并非真正的喜欢,我想学一门扎扎实实的技术,而不是这些让我一直很迷茫很焦虑的东西。我想靠一门技艺谋生 ,想找到自己的价值 ,想做自媒体,想赚钱,这十个月,我想去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。这就是2020疫情给我的思考,是时间让我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。
个人角度,健康与免疫力最重要,健康是1,其他是0;有了健康,后面的零越多越好;没有了健康,后面零再多都是零。社会角度,政府的领导力、民众的自制力、医护人员的行动力、高科技与工业制造的高效力形成强大的合力,遏制住凶险的疫情,体现中国强大的制度优势与实力。国际角度,中国是响当当的负责任大国,不仅控制好本国的疫情,而且提供中国经验中国实力积极帮助其他国家抗疫。如果抗疫是场大考,中国的表现无疑是大国里排名第一的优等生。一个日益强大自律负责任的中国,不仅是中国国民的守护神与福音,也是日趋动荡世界的稳定器与福音。为祖国与人民点赞
2020年疫情,给我最大的思考是什么?
给我最大的思考是“活着最重要”,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。假如你是一个从生死边缘爬回来的人,你就能深深体到这句话的重要性。为什么说除了生死无大事呢?就是因为如果你都死了,还有什么希望呢?没有了,一切都灰飞烟灭了。活着你才有希望,活着才能去拼搏梦想,活着才能看到家人的脸。